全省发明专利百强榜单出炉,十七冶居全省第13位、全省建筑行业首位
以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记者 余齐斌 通讯员 姚志强
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22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日前揭榜,十七冶居全省第13位、全省建筑行业首位。这表明,将科技创新置于高质量发展核心地位的十七冶,创新潜能日益激发,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创新机制 激发活力
十七冶加强创新机制保障、科技攻关布局、多层次的科技平台建设和全流程的知识产权管理,以持续不断的自主研发、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十七冶修订发布《建设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智能建造机器人应用指南》等9项企业施工质量标准手册,配备各类智能化设备535项;注重将专利技术变成企业工法、工法形成标准,深化BIM应用驱动数字建造、智慧建造,提升项目综合管理和整体效益;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创新平台,搭建科技人才成长成才阶梯……
目前,十七冶累计有效专利授权近4600件,其中发明专利超900件。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打造了核心技术群,有力支撑了马钢新特钢炼钢、西交大国际陆港医院等重大工程优质履约。
技术引领 铸造品牌
为打造品牌工程,十七冶利用产学研相结合、自主创新和引智相结合,项目重大专项和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创造发明等途径,不断将广大员工创新合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兰州奥体中心是西北地区最大规模的体育场集群,项目面临的黄河之滨复杂地质条件桩机施工、体育场罩棚异形悬挑结构及双向扭曲钢桁架安装等建造难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挑战。十七冶围绕项目建设开展科研专题研究32项,在国内创造了由一家单位独立承担奥体场馆群建设的新纪录、国内大型体育场馆群建设速度最快纪录。
致力转化 创效增益
工程项目是企业的盈利中心,更是企业创新的策源地、试验场和成果转化地。十七冶围绕降本增效的中心目标,大力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提效增收。
G30连霍高速兰州清忠段三分部项目桥隧比高达94%,十七冶项目团队运用无人机航拍等智慧化技术手段便道选线。为解决光照持续时间长、温差大对预制箱梁质量的不利影响,项目团队通过技术创新,采用太阳能研发环保循环蒸汽养生棚,可节省变压器采购、养护电费超百万元。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项目团队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在室内隔墙材料选择中,充分利用陶瓷废料制作保温墙板,并研发了相应安装新技术,安装效率提高25%,降低墙体施工维护成本12.4%。